84歲獨居老人兩月內四度優質搬家
一具靜臥七年的白骨,讓這個寒冬更刺骨涼心,也敲響了社會警鐘:誰來照顧這些獨居老人?《三鄉一閒置房發現一具骸骨》新聞報導以後,引發社會對獨居老人的關注。
記者發現,由於缺乏有效的養老服務和完善的機制。一些獨居老人不僅得不到應有照顧,甚至還備受歧視,“三鄉骸骨”的悲劇還有可能重演。在城區就有一位84 歲的獨居老人華叔,因房東“怕他老死後沒人管”,兩月內被迫四度優質搬家。
隨著我市“老齡化”問題越來越突出,建立完備的社會養老機制,已成為迫切的需要。
1月11日下午,在竹苑社區頤老院,84歲的華叔躺在特級護理病房,神志不甚清醒。望著病床上的華叔,東區團委書記歐嘉喜甚是無奈,短短的兩個月,這位熱心的團委書記,見證了這位獨居老人的心酸喬遷史。
房東:怕他老死後沒人管
84歲的華叔,本地人,獨居多年。除了一個90多歲、居住在養老院的嬸嬸外,沒有其他任何親屬。"兩個月前認識他的時候,他當時住在龍井街附近的房子。"兩個月前,歐嘉喜與東區的志願者們來到華叔家探訪。那時,由於房東不願意讓年事已高的華叔繼續居住,華叔來到信訪局上訪,希望能租用政府的廉租屋。"華叔並不想入住養老院,他覺得每個月自己的養老金足夠支付房租,而且住在外面自由自在。
"之前,華叔借住在一個遠方親戚家中,由於某些原因搬了出來。後來在龍井街租下一間房沒多久,房東得知他一個人居住,又不樂意讓他繼續居住,原因是"害怕他老死之後沒人管。"無奈之下,華叔只好向政府部門求助,申請廉租房。但是,由於華叔每個月能領1000多元的退休金,不符合申請廉租房的條件,從政府申請廉租房的願望落空了。
老人:兩月四度被逼遷
志願者隨後幫華叔找到了齊富灣社區的出租屋。但是,住進去沒多久,華叔又不得不搬走,年事已高,成為房東下逐客令的原因。"房東擔心老人家生病或者發生意外甚至死亡之後沒人管,所以不讓老人居住。"搬出第三個房子後,華叔又悄悄在附近租了一個房。"終於有地方住下,卻時時擔心再次被趕。"短短兩個月、搬了四次家,老人遭受到無情的打擊,逐漸向現實妥協。不久前,華叔終於同意入住養老院,沒想到入住養老院沒多久,老人被病魔擊倒了。"好不容易找到華叔的一個表親的堂兄,簽了入院申請書,華叔卻突然病倒了。"
沒幾天,華叔的生活不能自理,神志也迷糊起來了,經確診為老年癡呆症。現在病榻上的他,不再像兩個月之前那樣精神抖擻了。歐嘉喜不敢想像,華叔發病時若不是剛好有護理人員在身邊,後果將會怎樣?
深度分析
社會趨勢:"有償養老"
目前在我國,政府還沒有足夠的能力承擔起社會養老體系的建設。市場化的社會"有償養老"將是必然趨勢。政府通過購買服務,彌補自身不足,同時也打破了政府養老體系的戶籍隔閡。
澳門社工局于2009年3月開始運作的二十四小時"平安通"呼援服務,有需要人士特別是獨居長者,每月只需要一百元的服務費,便可使用"平安通" 緊急呼援服務。而經濟能力差的獨居長者,還可以領取社工局的經濟援助。而我市的小欖鎮也已在去年開始嘗試這一做法。
2012年建起養老服務平臺
中山從2006年起就啟動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活動。所謂"居家養老服務"是指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讓經過培訓的工作人員上門為社區內60周歲以上,"三無"或低收入的獨居、空巢老人提供護理、家政、醫療等服務,滿足廣大老年人"在家養老"的服務需求。服務的內容包括安全服務、生活照料服務、醫療康復服務和文化娛樂服務等。
市民政部門曾在2008年對城區獨居老人進行摸底調查,當時石岐區統計的獨居老人超過200人。目前,城區共有84名老人享受了政府免費提供的每日1-2小時的居家養老服務。但這套居家養老服務方案仍存在局限性,比如服務的物件仍局限于城區戶籍老人;限定了只有7類人群才可享受此服務,包括未入住社會福利院的"三無"老人;未入住社會福利院的轉制企業的退休孤寡職工;低保戶中60歲以上,生活不能自理或獨居的老人;優撫物件孤老等;除上述局限性之外,暫時不考慮向非戶籍老年人提供該服務,暫時不能提供有償服務等。
民政部門表示,至2012年,我市將建立健全以居家養老指導和服務網路為重點的養老服務資訊平臺,壯大社區養老服務隊伍,建成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
"一線通":連接老人心
獨居老人遇緊急情況只需按下一個按鍵,就會有專人第一時間與其聯繫。家住小欖新市社區的黎甜興婆婆成為小欖鎮"星醫善良一線通"呼援服務中心第一個服務物件。2009年9月28日,由香港愛國同胞周善良父子捐贈150多萬元人民幣作為專案經費的"星醫善良一線通"呼援服務中心正式啟動,並在小欖新市社區試點,30位困難家庭的長者率先享受了該項服務。
據介紹,"星醫善良一線通"跟香港和澳門的"老人平安鐘"一樣,當獨居老人遇到緊急事故需要求助時,只需按動隨身佩戴的遙控器或主機上的求助按鈕,主機便會自動接通至"一線通"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可直接通過"一線通"與使用者通話瞭解情況,實施及時救援,為挽救病人生命爭取時間。
記者昨日聯繫上"星醫善良一線通"呼援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介紹,"一線通"服務試運行3個月後,已取得初步成效。如曾有一名偏癱長者淩晨2點病發,但第一時間按動了求助按紐,服務中心立即聯繫其住在樓上的兒子,及時將其送往醫院。
"不過,從試運行情況來看,大多數老人還未形成遇到緊急情況立即求助的習慣,而第一時間大多會求助子女和親戚朋友,這與港澳長者的使用習慣恰好相反。"該工作人員稱。
12月28日,該中心正式面向全鎮開通,採取有償收費的方式運作。據介紹,設備的初裝費為800元,每月服務費為15元。"目前,已有六七戶主動要求安裝了這個設備。"工作人員介紹。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