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岗石与轻质面砖成型方法的研究

  目前,業內對崗石(人造大理石)的說法及評價是“有市場,欠利潤”,石英崗石(人造石英石)是“有硬度,欠密度”。玻化微珠與納米材料已經廣泛地使用在建築及其他領域,設法將其應用於崗石生產對其向牆面裝飾方面擴展應該是有價值的嘗試。大粒徑晶體礦物與玻化微珠輕質牆面板兩種產品的成型均有無需也不能硬壓的技術要求,可否用真空與振動兩種作用力與釋放真空的作用力進行其成型的問題需要研究。疊壘是源于古代的大塊石頭構築的方法,現行的振動是小顆粒石頭的緻密工藝,兩者合異而同且有相同的緻密道理。

  礦山晶體廢石的壘疊合成

  現行的雙臥軸攪拌機與其垂直式布料鬥的崗石成型機結構,僅適宜將石料的最大粒徑選擇在12cm,其用量也只能限制在40%左右,因此要構成石塊密切疊壘的圖案是不可能的。對於具有透閃性與隱晶性及自然紋理的晶體礦物,只有在其具有較大粒徑及塊度,並在其相互間組合較緊密或藝術性配合時才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及市場價值。其紋理同樣在其具有一定塊度及形體時才能有所顯示出,若硬性地將其破碎成小塊必然使其聚合效果受到影響。

  分層振動與逐層疊壘的工藝方法,是將整體攪拌與強力壓制兩個成型的工藝環節取消,僅用真空抽制與下部振動及若干層次的迴圈完成其荒料的成型。其工藝特點是:基料的選擇以具有透明性或好看為選擇的依據,塊度一般為20cm左右,並用手工器具進行其粗略的整形;配料是基料之間的填充及黏結料,可用10%左右的不飽和樹脂與石料及石粉混合為黏稠狀,並在對玉石等高檔石料的填充時,尚可用人造玉石的配方將其配成糊狀體,使其填充的縫隙具有同樣的透明性;作為基料的晶體礦物的疊壘,須按形式美的規律進行層堆手法的組裝,其間要均衡變化、虛實相生、錯落有序和整體聯繫;逐層的真空抽制與下部振動要掌握好時間與兩者的配合關係,尤其要利用釋放真空時產生突發性的壓縮力而保證成型體的緻密。

  石英崗石薄板成型的進一步討論

  石英石礦物(SiO2)常發育成單晶並形成晶簇,晶面為玻璃光澤,無解理,硬度7,相對密度2.6。這種無解理且有較大摩擦係數的石粒及石粉構成的混合料,使其緻密的要點是克服摩擦係數而微觀上形成密切的疊壘。現行的薄板成型機的結構特點是:槽形的壓具(頭)垂直穿插于真空罩內的結構必然要承受真空的負壓而產生約500kN的壓縮力;真空罩與壓頭的垂直滑動形式即使在5+5的振動器分組中也不易使壓頭扭擺振動;採用較大的氣缸壓制力或是液壓油缸進行強力壓制,形成激振力遠遠小於氣缸壓力與真空拉力及傳動系統自重三者之和的問題。

  從振動學的理論可知,激振力與偏心塊轉速的平方成正比,其振幅與其自重及施加的壓力之和成反比。由此可以看出重壓與油缸壓制方式可能是概念性的錯誤。為勉強用這種可靠性與性能還有待于改進的壓板機進行石英石的生產,必須多加2個百分點以上樹脂用量的真空成型工藝自然會形成料體成團與密實度不夠的問題。事實上,荒料成型也大都存在激振頻率不夠的問題,正規設備的4200r/min的最高轉速所產生的震感是非常強烈的。好在荒料成型可以採用加大往復波動的揉壓過程與多加鈣粉使其料體具有流動性的辦法有所彌補。

  迴圈揉壓是電磁振動的特點。採用6組電磁鐵與配合其振動及提升的壓縮彈簧及壓具(板)組成的振動系統,在其0~fo的頻率調節與其六節拍的脈波電流迴圈的控制中,可使壓具快速地產生6ⅹfo(50Hz)的頻率疊加,並在其高頻振動中同時進行快速地擺動,因此在其快速揉壓且不硬壓的振動成型中可能產生較高的緻密效果。

  用玻化微珠製備合成洞石

  玻化微珠是用晶體礦物(珍珠岩),經1180℃~13500℃高溫膨脹,利用其6%左右的結晶水氣化製成外殼玻化,閉孔成球的中空球體。其主要成份是SiO2與AL2O3,容重為50kg/m3~150kg/m3,導熱係數為0.028W/m.k~0.048W/m.k。現時在建築牆面裝飾領域使用玻化微珠保溫砂漿已成為建築節能材料,以其輕質、保溫、保濕及綠色環保的優點可產生窯洞式的居室環境效果。現行的崗石用於室內牆面裝飾確實存在重量較大與保溫性較差的問題。如果將這種晶體礦砂製成的微珠與淺色砂岩顆粒摻和于崗石的混合料中,可使新型崗石的重量大幅度降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nk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