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著于器皿雕刻的玉雕大家

 

在不久前舉行的第三屆“中國玉雕、石雕大師”的評選中,上海玉雕大師瞿惠中榜上有名。

  瞿惠中是我國著名器皿件雷射雕刻專家,曾畢業于上海玉石雕刻專科學校,他為人謙虛熱忱,將南方人的精細與北方人的粗曠融于一身,其所雕刻器皿件“雍容華貴中顯淡雅,玲瓏秀麗中藏老辣”,實屬“金屋藏嬌”之藏品……

  孜孜以求地探索

  瞿惠中出生于上海,自幼喜歡繪畫,1979年畢業于上海玉石雕刻廠工業中學。畢業後,進入上海玉石雕刻廠爐瓶車間,在上海有名的玉雕大師周壽海、劉繼松等名家手下做了幾年學徒。2004年,瞿惠中創辦了上海潤玉軒工藝禮品服務社。

  玉的生命是無限的。它集天地之靈氣,是自然界的精英,它又經過勤勞的琢玉人的精心構思,精湛雕琢,使得玉的表面更加細膩與柔和,達到溫潤凝結,顯露出無比典雅與高貴的氣質。

  瞿惠中孜孜不倦地堅持中國玉雕藝術的鑽研與推廣,最終形成了其造型渾厚、古樸的特色,深受廣大玉藝愛好者的青睞。

  他說,自己雕琢玉器生涯已有三十年,深感其玉石雕刻工人的艱辛,走到今天真的很不容易。

  “一件作品的設計製作成功與否都反應了琢玉人的辛酸苦辣。但我懂得一個道理,只要努力一定能培養出自己的靈性,一個雕刻家如果沒有靈性,就會成為一個雕刻匠,所以我對不同形的玉石與色差設計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

  他坦言,自己對傳統雕刻藝術非常喜歡,傳統作品的精華,賦予了自己內心的感悟。“一定要把中國傳統的玉石雕刻技術提高上去,為此,我要感謝在工業中學我的專業老師和玉雕界很尊敬的已故前輩劉繼松、周壽海,他們使我的繪畫、雕刻等專業打下了扎實的技術。”

  中國的玉石雕刻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近幾年來,中國的玉雕工藝在原有的傳統基礎上又有了更高的發展,傳統觀點中增加了新的內涵,這使瞿惠中更加清楚地領悟了中國傳統工藝的永恆。

  近幾年來,在傳統的玉石雕刻器皿件上,瞿惠中大師有著自己獨特的創作思路,如《中華九龍翡翠玉筆》在筆桿上利用傳統手法,用圖案對稱手法,使整支翡翠寶筆展現出幾種龍的圖案,既不失傳統,又栩栩如生。在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時,被人民大會堂作為永久性收藏。白玉作品《玉寶壺》、《青玉祝福壺》,相繼在2006年、2007年獲得了“天工獎”金、銀獎。今年,《虎耳雙環瓶》又獲得了中國玉器“百花獎”金獎。

  終身與玉結緣

  近幾年來,和田玉價格持續上漲。對此,瞿惠中大師有著自己的看法。

  他認為,高價是相對承受力來說的,玩玉當然要考慮承受力,但是,就市場而言,現在的和田玉還沒有翡翠漲得高。

  “大家為什麼不擔心翡翠呢?我覺得這就是市場發展階段的問題,人們之所以有顧慮,說明和田玉市場還沒有達到它的鼎盛狀態。在一個鼎盛狀態的市場,人們不會有顧慮,他們認為一件和田玉賣到什麼價錢就是理所當然,因此,和田玉市場還需要發展。我們也看到市場在發生一些變化,比如說,初學者經過一段時期的收藏,交了些學費,成長了起來,開始找好東西,找名家的東西,這使得好的玉雕作品價格上升,這是好現象。”

  對目前的和田玉市場,瞿惠中大師有清醒的認識。

  在他看來,只要國家經濟持續發展,和田玉就會繼續玩兒下去,不會說價格高了人們就不玩兒玉了,實際情況也是如此。

  “之所以人們對於和田玉上漲會產生擔心,有每個人不同承受能力的問題,有的承受不了就會感覺比較高,同時由於上漲過快會給人帶來心理上的影響。比方我們的客戶,他們一直跟我們買東西,和田玉原料漲了,我們的工錢就要上漲,比如說,與玉料同比例1:1上漲,客戶會覺得在心理上不太接受。總體而言,和田玉會越玩兒越上癮,收藏的特點也是越放越值錢,因此不能單純一看老漲價就覺得有問題。”

  他說,玉是有緣的,這個緣就是走進專業人士的圈子,收藏者要有這個觀念,這才是規避風險的根本要成為收藏的行家。

  “一件好的玉器珍品,不但要料好,要理解中國真正的傳統工藝,講究疏與密的關係,陽剛與柔和的結合,器形的深厚和端莊,線條自然和流暢。玉雕藝術的生涯就是我的生命,要前進就要創新,我不能停留在已有的成績上,要不斷探索。讓我們盡心盡力去創造自我,去創建自己的藝術殿堂,實現我們各自美好的夢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nk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