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精神科診所-多部門合作助學生抗壓防止自殺

 

新加坡教育部與保健促進局和精神科診所專家密切合作,採取全面措施培養學生的抗壓能力及防止自殺。此外,學校教師也接受培訓以便及早辨識可能面對精神問題或壓力的學生,而這些學生的相關資料也會轉交給所屬學校的輔導員。
新加坡教育部高級政務次長馬善高表示,當局自今年開始這麼做,把曾接受心理輔導學生的完整資料在他升學後,轉交給所屬學校的輔導員,好讓他們瞭解該名學生的情況。他重申,教育部會確保學生隱私,只有相關者及全職學校輔導員,才可以獲取學生資料。

新加坡教育部推行的“社會心理健康反應初期治療與評估計畫”,也讓教師接受專業培訓,學習如何辨識憂鬱症狀及可能導致精神問題的行為。這項實驗計畫今年初在北部學校推出,希望今年年底完成,可推行到所有學校,讓所有教師都掌握這方面的能力。
馬善高表示:“學校可以教育和説明青少年,但家庭的支援也很重要。家長和家人可以説明青少年為自己定下實際目標,同時建立起堅韌的個性,讓他們能夠應付生活上可能面對的各種挑戰。”

近來新加坡發生數起年輕學生自尋短見的事件,例如9月份揭露的一起青少年集體跳樓案件引起社會大眾深切關注。今年3月,一名印尼來的南洋理工大學學生和一名在南大任職的中國籍南大畢業生,先後在校園裡自殺。
馬善高說,教育部密切留意學生的精神健康,包括他們是否出現憂鬱症狀。他也指出,學生自殺的主因包括同家人或朋友的感情出問題、無法達到家人或自我設定的要求,以及患上精神問題如憂鬱症等。

據馬善高介紹,新加坡教育部積極同保健促進局及心理衛生學院屬下的兒童心理診所的心理醫生和心理學家合作,通過三方面説明學生掌握社交及情緒管理能力。當局也開發以小學生和中學生為目標的精神健康教育配套,其中涵蓋壓力和情緒管理、建立自信及憂鬱症等課題。教師是學校裡的第一道支援,經受訓的教師可以辨認哪些學生面對精神壓力並提供必要的基本援助,或將學生轉介到由學校輔導員組成的第二道支援。情況較複雜的學生,則會轉介到第三道支援,包括兒童心理診所精神科專家及其他社會服務機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nk08 的頭像
    lunk08

    商業經濟

    lunk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